登 录 免费注册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676-1800 《中国水泥招标网》是中国政企交互型电子招投标领导品牌 进入办公平台


招标公告 招标变更 采招业主会


全项目跟踪 规划施工


明星企业 企业资讯


焦点视点 技术创新
中标公告 废标公告 流标与答疑 拟在建项目 可研环备 产品选型 资质选型 政策法规 展会信息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焦点新闻 正文
加快淘汰32.5水泥 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
发布日期:2017-03-22
 
 
推荐业主单位 更多
 
1
北京中油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有限公司
 
2
大庆油田公司第九采油厂
 
3
北京中油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有限公司
 
4
大庆油田公司采气公司
 
5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环境规划评价技术研究所
 
6
大庆油田有限公司第五采油厂环保部
 
7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环境规划评价技术研究所
 
8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9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
 
10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1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
 
12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1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
 
14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15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淘汰32.5水泥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长期以来,32.5水泥为我国的基础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其特定用途,目前仍被广泛使用。浙江省水泥品种结构总体虽优于全国水平,但低等级水泥产量占比仍然较高,2015年生产32.5复合硅酸盐水泥5062万吨(其中PC32.5为3833.7万吨),占出厂水泥总量的45.72%;2016年,原生产PC32.5等级水泥的企业除少量改产42.5等级水泥外,大多数改产PC32.5R等级水泥,预测全年PC32.5R等级水泥仍将占43%以上。作为区域龙头型企业,南方水泥一直致力于高标化、商混化发展,32.5水泥占比一直维持低位,近几年维持在38%左右。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办发〔2016〕34号文件,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建材行业化解产能、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更是明确提出“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重点生产42.5及以上等级产品”。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存在着掺加混合材种类和掺加量不规范的现象,并且难以检验,特别是一些小企业由于利益驱使违规掺加,给建筑工程安全造成巨大隐患。停止生产32.5水泥是推动供给侧改革、提升行业标准和行业准入的有效实践,对推动高等级水泥和高性能商砼应用非常有利,也是解决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重要途径之一。

    西方发达国家已基本停止32.5等低标号水泥生产,但鉴于我国的实际国情,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32.5水泥仍会占据一定消费比重,但会呈逐年下降趋势。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号召,不断削减32.5水泥产量

    水泥行业当前的健康发展环境来之不易,行业积极向上的氛围更是来之不易,要想实现乔龙德会长提出的行业500亿元利润目标并将这一目标逐年提升,作为水泥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浙江省作为水泥行业改革的前沿阵地,省协会一定会引领和督促省内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号召,不断削减32.5水泥产量。南方水泥也将继续发挥大企业的行业引领作用,在不断削减32.5水泥产量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严格控制掺加混合材种类和掺加量,持续提升水泥质量,为建筑工程安全保驾护航。

    相关工作建议:

    1.加大行业呼吁力度,理解取消32.5水泥深层次的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2.加快修订国家、行业标准,加大行业监管、自律力度,从源头规范和提升32.5水泥质量。

    3.制订行业3~5年规划,提高建筑业商品混凝土使用比例,不断减少32.5水泥比重。

    4.及时调整税收补贴和优惠政策,向水泥的高标化、特种化、商混化和制品化倾斜。

    5.加快淘汰落后,提高行业准入条件,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持续优化水泥行业发展环境。

   》》更多、更全建材资讯、建材商机 尽在慧聪建材网《《

   相关阅读:

   》【评测】花洒精挑细选 尽享沐浴生活

   》【评测】你家缺一个蹲便器 为什么总是买不到合适的?

   》简约美式壁灯带你回归自然

相关推荐:建材原创 |知识百科 | 产品评测 | 市场分析 | 产品导购 |最新动态

更多建材行业相关信息请访问
慧聪建材网

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service#cpeee.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入网流程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QQ在线:51311961 QQ交谈
Copyright © 2008-2018  中国水泥招标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载内容及排版格式受版权法保护 严禁转载  
政府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