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免费注册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676-1800 《中国水泥招标网》是中国政企交互型电子招投标领导品牌 进入办公平台


招标公告 招标变更 采招业主会


全项目跟踪 规划施工


明星企业 企业资讯


焦点视点 技术创新
中标公告 废标公告 流标与答疑 拟在建项目 可研环备 产品选型 资质选型 政策法规 展会信息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焦点新闻 正文
受惠供给侧改革 水泥行业有望否极泰来
发布日期:2017-03-22
 
 
推荐业主单位 更多
 
1
北京中油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有限公司
 
2
大庆油田公司第九采油厂
 
3
北京中油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有限公司
 
4
大庆油田公司采气公司
 
5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环境规划评价技术研究所
 
6
大庆油田有限公司第五采油厂环保部
 
7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环境规划评价技术研究所
 
8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9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
 
10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1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
 
12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1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
 
14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15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受惠供给侧改革,钢铁、煤炭股去年炒翻天。这个去产能主题延续至今年,馀温未散,但焦点则转移至水泥,玻璃,电解铝,造船以及火力发电等行业;其间水泥股打头炮,龙头股安徽海螺、中国建材股价年初至今累升30%、40%,过去两日则出现回调。水泥股能否继续跑出?投资者不妨先了解去产能力度。

    或实现淘汰落后水泥

    内地水泥需求近年增长显著放缓。长江证券指出,水泥需求自2011年开始下跌。2011年增速为15%,到2013年已下滑至10%,2015年更出现下跌4.9%,为近25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到2016年需求才止跌回升。需求撑不起供给,水泥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70%。长江证券表示,新增产能已开始减慢,去年全国新点火熟料产能2557万吨,未来两年新增产能约2000吨,但要真正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最有效方法是推进供给侧改革。

    在去年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及“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重点生产42.5及以上等级产品”要求。淘汰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对整个行业有多重要?国泰君安称,去年全国水泥产量约24亿吨,根据行业协会估算比重,32.5复合硅酸盐水泥产量约8亿吨。若取消复合32.5标号转向生产复合42.5标号水泥,以2016年为基准,将额外增加熟料需求约8050万吨,资炝先ツ曜懿量5.8%。

    回应政策部门的要求,内地水泥行业去年底更特别召开“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动员大会”,可见淘汰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是势在必行。国泰君安判断,今年淘汰复合32.5标号水泥有望全面落地。倘若如此,这将使水泥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缓解市场无序低价竞争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坐言起行。国务院多个部门今年2月份联合启动水泥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专项督查,由部级领导带队分为8个督查组,前往全国各地调查水泥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情况。海通证券认为,监管部门经过“摸底”后,最快在二月底前会推出方案,明确制订下一轮淘汰落后产能标准。

    政策部门决心所在,全国各地陆续响应。宁夏今年1月份发出通知,自2017年起停止办理含有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企业的生产许可证手续,全区水泥企业应重点生产42.5及以上等级水泥,其他类型32.5等级水泥产量原则上不得高于企业同期水泥产量的30%,直至国家取缔32.5等级水泥标准为止。中国建材旗下北方水泥亦已按照国家标准停止生产32.5水泥,惟保留生产32.5R水泥产品。

    奖补退出有助去产能

    为实现去产能目标,业界相信当局将会出台“奖补退出”政策。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表示,水泥行业现时主要发展障碍是,产能严重过剩及区域市场集中度偏低。故此,供给侧改革今年重点要做的事情是探索市场化的手段去产能。孔祥忠透露,运用专项资金,将对水泥行业启动“奖补退出”的去产能政策。

    若水泥供应减少,对企业经营有直接帮助,至少可以避免“减价战”。据越秀证券整理所得,去年底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为102.43,按年上升29%;全行业利润518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55%。水泥行业有机会否极泰来。

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service#cpeee.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入网流程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QQ在线:51311961 QQ交谈
Copyright © 2008-2018  中国水泥招标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载内容及排版格式受版权法保护 严禁转载  
政府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