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免费注册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676-1800 《中国水泥招标网》是中国政企交互型电子招投标领导品牌 进入办公平台


招标公告 招标变更 采招业主会


全项目跟踪 规划施工


明星企业 企业资讯


焦点视点 技术创新
中标公告 废标公告 流标与答疑 拟在建项目 可研环备 产品选型 资质选型 政策法规 展会信息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合作信息 正文
建材人才“青黄不接” 产学研合作来“造血”
发布日期:2017-03-23
 
 
推荐业主单位 更多
 
1
北京中油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有限公司
 
2
大庆油田公司第九采油厂
 
3
北京中油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有限公司
 
4
大庆油田公司采气公司
 
5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环境规划评价技术研究所
 
6
大庆油田有限公司第五采油厂环保部
 
7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环境规划评价技术研究所
 
8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9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
 
10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1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
 
12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1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
 
14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15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12月19日,针对人才培养计划,南海区家具行业协会与贵州黎平县中等职业学校签订友好合作意向协议,共同建立人才基地,跨省培养职业人才,为南海本地家具企业输送一线员工疏通渠道。一时间,家居建材行业的人才输送话题在业内引起了热议。

    中国家居建材企业长期以来面临的最尴尬问题莫过于求贤若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办木材科学、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专业,来与家居企业进行人才输送对接和产学研合作,以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面对市场抄袭、山寨风盛行的家居建材行业,人才输送无疑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家居建材行业人才难觅人才梯队“青黄不接”

    目前,家居行业中橱衣柜、门窗等多个门类仍处在高速发展和扩张阶段,对于技术、管理、设计等方面的人才如饥似渴。中国家具建材行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不再是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而是设计、管理和营销人才。

    自2010年以来,橱衣柜、门窗等家居品类发展方兴未艾,而渠道扩张和品牌建设随之而来的就是人才梯队“青黄不接”。如今的家居建材企业都在向整体家居行业的方向发展,以前无论是做衣柜的或是做门窗的,现在都在做全产品链的家居产品,所以目前家居企业对于既懂设计又懂产品的复合型人才、中高级的管理人员是最缺乏的。

    家居业人才缺乏三大因素

    1、由于我国家居建材企业小而分散,且很多中小型企业由于发展缓慢,许多企业也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认为与其高薪聘请设计师而承担较大的成本风险,还不如到国内外家居卖场复制来得经济快捷。在这样的土壤中,即使是有创新欲望和才能的设计师,他们也缺少发展的空间,只能被束缚,被埋没。

    2、刚毕业的学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产品的设计工作当中,但现实往往却是设计师‘一人多职’,不能专心从事设计,且工资低等原因,迫使他们改行。

    3、与国外设计师相比,国内大多数设计师在设计理念、个性化追求以及产品创新上有一定差距,这是造成我国家居产品设计难以突破的主要原因。

    企业与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或将成为家居人才输送重要通道

    作为朝阳产业,家居建材行业已成为大专院校的热门就业对象。院校不仅积极开办对口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还积极与知名家居企业建立产学合作。就在今年10月份,北京家具行业协会携手专业培训公司北京国富纵横文化科技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提出了家居业首个人才培养、对接、输出公益项目――“大学生CEO计划”,并于10月14日正式开启。

    “大学生CEO计划”以“基础培养+企业实训”的方式展开,通过理论学习和实战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具有综合素养的设计型复合型人才。打破了家居行业的人才供求不匹配这一现状,为大家居行业源源不断的输送未来新鲜能量。这对于弥补我国家居行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前进了一大步。

    家居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面临众多问题,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就是人才的缺乏,人才流失是阻碍产业发展的根本屏障。在未来,企业应在人才培养上面多花心思与时间。虽然国内目前的设计水平与世界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只要企业重视并且调整好用人的方式改变以往的单一外聘制,相信国内家居建材业的“输血”到“造血”的改变将指日可待。

1

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service#cpeee.com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入网流程 | 付款方式 | 法律声明 QQ在线:51311961 QQ交谈
Copyright © 2008-2018  中国水泥招标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载内容及排版格式受版权法保护 严禁转载  
政府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